2)第六百零七章 蒙军世侯_顽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名字都是现编的。

  因为杨麒对册封千户的要求,是能团结一百个蒙古兵。

  这是个很尴尬的社会地位。

  社会地位再低点的普通牧兵,没有姓,有自己的名字,日常生活也用自己的名字。

  社会地位再高点的蒙古贵族,以部落名或杰出祖先的名字为姓,也有自家大人很认真取的名。

  唯独这批在原部落中有一定号召力的人,他们的身份是为贵族办事的平民,不用自己的名字,多以职位称呼,在请求册封时也会留下对他们来说最威风的名字。

  这就造成二百多个千户登记姓名时,有七个

  宰桑、十六个达尔汉、十九个巴图鲁。

  这还算正常的,更离谱的是八个墨尔根、十四个博克、十六个车臣、六个莽来赤、九个博尔术、十三个噶喇赤。

  翻译过来就是神射手、摔跤手、大聪明、先锋官、厨子和火头军。

  杨麒寻思这么高的重名,不说脏了大帅的眼,单是考虑今后方便管理,也得弄点正经名字,就建议他们好好取个名,以后用新名字。

  不过其实他们叫啥,在刘承宗看来都无所谓。

  他还是力排众议,给这些蒙古兵头写了册封文书。

  原因只有一个……尽管听薄情,但他是真不觉得这帮人能在大明与后金的夹击之下活下来。

  所以叫什么都没关系。

  但话又说回来,如果人家真的为保护他的漠南飞地浴血奋战,最终存活下来,那他把土地封给人家,也是应当应分的。

  只不过不论杨麒还是刘承宗,都无心插柳,低估了‘成为贵族这件事,对这帮平民子弟出身的蒙古兵头儿有多大的激励。

  尽管他们与远在青海的刘大汗素未谋面,却一个个自比元帝国忽必烈的汉军世侯,从接受册封的那一刻起,就做好把刘承宗推上皇位的准备。

  汉军世侯虽然有个汉字,主体也是蒙古帝国时的汉人,但实际上是违背汉化的蒙古传统。

  蒙古人入主中原,用汉人设计的方式管理汉人,是汉化;汉人入主草原,用蒙古人设计的方式管理蒙古人,是蒙古化。

  汉家传统,天子以凡人之身行神明之事,是充满神性的楷模,并以此作为统治的合法性,推恩削藩集中权力,使千万人的力量聚集一处,在浩荡疆土中迸发出无与伦比的力量。

  蒙古帝国的汉军世侯,恰好是违背汉化的游牧分封制度。

  但是元朝汉化了,忽必烈打压废除了汉军世侯。

  而此时此刻,刘承宗的蒙军世侯就显得格外怪异,它既不是汉化、也不是蒙古化,这个行为本身违背了此时的蒙古传统。

  因为如今的蒙古已经不是原始的蒙古,而是北元蒙古,北元本身就是一个非常、非常汉化的游牧帝国。…

  它之所以显得跟元朝之前的蒙古很像,是因为其与明朝长达数百年的战争与封锁,使其文化

  请收藏:https://m.biquge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