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零九章 海西_顽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都在议论赋税的问题,主要是牧税、坐税、关税。

  之所以没有田税,是因为元帅府上下对税务问题有很强的偏向性。

  他们是一群造反出身的人,吃了很多亏,土地兼并只是其中之一,而且旱灾和横征暴敛是最严重的问题,土地兼并反而没那么重要。

  但他们能成事,确实得了土地兼并的益,所以天然更愿意向大户索税,而且也天然知道要抑制土地兼并。

  随便一个兵卒子都知道,但凡农民不破产,广大农民就不造反,所以就得限制人均多少亩地以下不收税或少收税。

  在这个前提下,青海元帅府本来就没几亩地,根本收不上田税。

  倒是他们向官府转型,一旦开始东征,就要把俱尔湾市场正规化,坐税、关税则会提上日程。

  可是自从刘国能知道自己县中下辖九万亩待开垦的田地,他就只盯着田税上书。

  大明三十税一的田税是善政,可朝廷但凡遇上什么事,这笔钱粮它就不够用,不够用就得摊派,摊派就得挨骂就得丧失民心。

  且随着朝廷僵化、官吏增多、连年征战,各种摊派越来越多,老百姓将近一半收成都被拿走了,那这三十税一又算什么东西?还不如直接学习曹魏,五公五民,只挨一次骂。

  刘国能三次上书知府衙门,建议把田税往高了定,第一次建议十税一,考察之后发现在西宁和黄南边境的番部都要交两次添巴,就有了第二次上书,建议五税一。

  等到开战后听说小拉尊逃跑,他高兴得很,直接上书建议元帅府施行三税一或二税一的田税。

  刘国能认为小拉尊是元帅府税率的绊脚石,因为在黄南拉尊实行的是十税一的添巴。

  拉尊只管收添巴,除了约束部众不劫掠当地之外没有任何责任;而元帅府要负责修桥修路、开垦田地、招募兵员等一系列社会责任。

  但缴纳添巴和赋税的百姓不管这些,人们只知道你收了多少税。

  所以拉尊不走,刘国能就没办法说出真实想法,他的逻辑是这样的,如果确保地方干净、没有乱七八糟的摊派,农民可以承受二税一的正税,他们处在个战争年代,就是如此。

  而且凭借元帅府的新立气象,清丈田亩、编户齐民都是实打实的数字,他们打下一块土地拔除旧的统治者,就能对一块土地拥有前所未有的统治力。

  收上来的税在今后一二百年是只会变少、不会变多的,更何况将来刘承宗会有儿子,别管是个青海王还是天下主,继位还能减免正税几个点来收获人心。

  一开始定高点没坏处,反倒定低了才是给将来埋炸弹。

  不过刘国能也好、刘向禹也好,他们对赋税的讨论都没有决定权,无非只是给将来最终决议提前做出准备工作。

  他们没人知道元帅府的南方是啥情况,只有刘承宗知

  请收藏:https://m.biquge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