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二百一十五章 乾清宫_顽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把平凉府被攻陷的过程讲明白了。

  连带着还有韩王求银重修王府、请免今年王田税;杨鹤也顺便为固原军队求饷,为陕西饥民求赈。

  简直是偌大的丑闻,朱家人带着饥民攻破了朱家人的藩国,朝廷却无兵可用无饷可发,最后解围的是一支叛军。

  朱由检揉着太阳穴。

  他可以杀死这个国家每个人,却不能挽救这个在他接手之时便已千疮百孔的国家。

  每天看的都是这些东西,每一封奏疏说的事情是真是假他无从分辨,每个人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都有自己的问题要解决。

  唯一的相同之处,是到他这里要钱要粮,就好像经过天启年与东虏大战,修出一大堆边堡边城之后,爷爷留下来那一千多万两内帑还在一样。

  这让他头疼不已,看见要钱要粮就恶心甚至想吐。

  崇祯很想对要钱的韩王回一句‘去你妈的蛋’,但皇帝身份让他不能这样说,只好批复自己想办法修王府,而且不准再扩建了,王田的税记得交。

  实在韩藩不是河南的周藩或山西的晋藩、庆成王一系,否则他甚至想罚半年禄米。

  可是想想,韩藩一年拢共才十一万石,就算罚一半儿也得不偿失。

  至于杨鹤请求固原军的军饷,崇祯是慎重考虑了一番的,可最后还是仅仅在口头上夸奖了杨鹤一番,抚策做的不错,固原镇兵饷以及赈灾的事,让兵部和户部去拿主意。

  崇祯也想赈灾,可他实在没有更多的钱了。

  倒是最后一封奏疏,让他觉得新奇极了,他已经听了三年流贼这个名号,却从没见过流贼给他写信的。

  写这封信的人,叫刘承宗,与韩王的奏疏一起夹带过来,送进了紫禁城。

  字体是非常工整的馆阁体,让人看起来很舒服,应当不是草莽之辈,受过正经教育。

  刘承宗的字比这要狂得多,这封信是杨鼎瑞写的,只是用了刘承宗的名字。

  开头几句话,祝愿皇帝身体健康,而后叙述了他的生平,典史之子、秀才出身、做过边军、饥饿还家、救父落草,成了反贼头目。

  崇祯看着书信,心里冒出一个念头,这是个跟他同岁的人,比他小几个月。

  然后说了所见所闻,率军逐食而居,攻城掠地实非所愿,只是穷苦者众多,饥饿难耐,希望皇帝不要怪罪。

  其次提及招抚政策,说他并非不愿受抚,只是边军无饷、地方大旱,寇因饥饿而起,饥饿不除,则寇亦不除。

  如今朝廷已经没有办法供给他们的军粮,即使降下天恩给他总兵一职,手下军士无法安插地方,其俱因无饷而反,招抚之后如仍无饷银,复叛之时他也难逃其咎。

  何况地方官员多有敌视,双方都不敢信任,恐怕将来身死人手。

  因此斗胆向皇帝潜送书信,只为表明心迹,不愿再掳掠四方为非作歹,望求得青海宣慰使一职,西出与海贼厮杀,绝北虏海贼交通之患,镇卫藩篱。

  另为兄长求西宁卫指挥使一职,以防边将闭守关门使其孤立无援,情真意切,望陛下深思施恩,以全不愿为盗之小民一条活路。

  该如何形容崇祯看见这封信的心情呢?

  不是高兴。

  是委屈。

  三年了,三年,终于有个小弟弟跟自己说,你是皇帝。

  我不要你给我钱,也不要司礼监内阁和六部与地方百官的配合。

  只要皇帝开尊口,一句话,事我就给你办了。

  请收藏:https://m.biquge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