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二百零八章 林桐:郭老师,我的方向盘呢_我的国风百艺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间,太急了!

  但是,林桐一脸坏笑的说道,“不是因为这个吧,是不是人家一听说是唱,就拒绝了呀!”

  郭德刚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尴尬的表情。

  郭德刚这个人,在京剧圈里褒贬不一。

  但是,很多跟他合作过的京剧演员,都不愿意跟他继续合作。

  并不是因为郭德刚唱的不行,而是因为这家伙在台上乱改词,弄的他的搭档都不知道该怎么配合他。

  有一次,一位非常有名望的青衣演员在唱完之后的返场中,和郭德刚一起唱了一段《坐宫》。

  结果,人家常年是跟京派的演员们合作的,唱的词都是一样的,但是换了郭德刚这个麒派的,连唱词都不一样。

  那个返场,唱到一半,就唱不下去了,因为那个青衣演员,忘词了!

  台下的观众们也是不断的起哄,弄的现场颇有些尴尬。

  郭德刚笑着说道,“看破不说破,怎么着,还有点时间,咱俩过过戏!”

  林桐摇了摇头,说道,“算了,台上见吧!”

  毕竟《四郎探母》就是一出大俗戏,里面的两个角色,林桐都能够来,戏词也是早就烂熟于心了,没必要对词了。

  台上见,这是京剧演员的一种行业术语,一般敢这么说话的人,都是对自己的艺术非常自信的。

  一种意思是,没问题,就算有问题,咱们台上都能解决,是一种互相勉励的意思。

  第二种则是彼此不熟悉,或者彼此较劲,有能耐咱们台上见。

  而台上见,只会有三个结果。

  双方都好,皆大欢喜。

  一好一不好。

  两人都不好,双败。

  而这种双败的局面,在当年的两位京剧大师的身上就发生过。

  马连良和程砚秋,一位是四大须生之一,一位是四大名旦之一。

  两人的演出,绝对是火星撞地球级别的。

  两人一辈子没有在一起唱过戏,当初,一次义务戏,将两人派到了一起,唱的是《宝莲灯》。

  当初,两人都算是功成名就了,不过马连良要比程砚秋长了三岁,按道理来说,应该是程砚秋去找马连良对对戏。

  但是,程砚秋觉得这出戏没什么难度,所以也就没有去找马连良,意思就是台上见,但是并没有互别苗头的意思,只是单纯的觉得不需要。

  但是,两人上台之后,问题就来了。

  马连良的唱念做打干净利落,突出一个字,“帅”!

  但是程砚秋的艺术特点是缓中有紧,紧中有慢,你以为他这一句唱完了,其实他还在行腔,你这边刚要张嘴,人家的腔又冒出来了,总归是让人急不得。

  马连良张嘴就是爽朗简洁,提着半口气在等程砚秋。

  但是人家程砚秋自有自己的尺寸,先是慢悠悠的做自己的身段,做足了身段之后,再叫板起唱,唱起来这尾音又是绕梁三日。

  这下可好,一个是火上了房,一个是现去打井

  请收藏:https://m.biquge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