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7章_绑定气运:开局成为不灭的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方都面临曹魏的威胁。诸葛亮当即派人前往江东,重申友好,终于恢复了吴、蜀联盟。

  诸葛亮认为,‘德政不举,威刑不肃‘,这是蜀地自刘焉以来诸多弊政的根源。因此,他采取了‘威之以法‘、‘限之以爵‘和‘荣恩并济‘的治蜀方针,不仅严厉打击了‘专权自恣‘的土著地主,对外来的不法官吏也严惩不货,执行‘赏不遗远,罚不阿近‘的法治路线,遂使蜀地‘人怀自励,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三国志》卷35《诸葛亮传》)。

  南中位于蜀汉南部,包括今之云南、贵州和四川南部地区。这里居住着众多的少数民族,时称‘西南夷‘。刘备取蜀建汉后,曾于此地置庲降都督,任用当地豪酋管理该地。刘备死后,南中的越嶲、牂牁、益州和永昌四郡一时俱反,蜀汉面临丧失南中的危险。后主建兴三年(225年),经过一段充分准备以后,诸葛亮开始对南中用兵。他先后遣将分别进攻牂牁、益州,又亲率主力进军越嶲,击杀了叟帅高定元。同年五月,渡过泸水(今金沙江),进入益州,用‘七擒七纵‘的策略,连败叛乱的蕃将孟获,南中之乱终于平定。不但解除了蜀汉的后顾之忧,而且也打破了这一地区的闭塞状况,加强了‘西南夷‘各族同汉族之间的友好关系,对南中地区的开发是有积极意义的。

  安定南中以后,诸葛亮又率军北上,进驻汉中,开始了北伐曹魏之举。建兴六年(228年),诸葛亮率十万大军出祁山(今甘肃西和祁山堡),想迂回陇右,威胁关中。但因前锋马谡违背军令,失守街亭,汉军被迫撤退;同年冬,诸葛亮又北出散关(今陕西宝鸡西南),进围陈仓(今陕西宝鸡),因粮尽退兵;次年,诸葛亮第三次出征,攻占了武都和阴平二郡;建兴九年(231年),诸葛亮再出祁山,魏将司马脀坚壁防御,蜀军粮尽而退;建兴十二年,诸葛亮第五次北伐,蜀军进至五丈原(今陕西眉县境内),与魏军隔渭水对峙。不久,诸葛亮因积劳成疾,卒于军中。北伐曹魏至此结束。故有人认为诸葛亮‘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末评语》)但通过北伐却遏止了曹魏的南侵,保卫了汉中,使蜀汉赢得了休养生息和发展经济的时间,实现了诸葛亮以攻为守的战略思想。且由于他善于治军,纪律严明,指挥灵活,使蜀军一直处于主动地位,故其杰出的军事才能是不能否认的。更重要的是,诸葛亮学识渊博,思维敏捷,分析天下形势精辟允当,高瞻远瞩;对待蜀汉社稷鞠躬尽粹,死而后已。因此,千百年来受到众人的好评和爱戴,乃至成了家喻户晓

  请收藏:https://m.biquge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