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92章 左右为难_大国重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韩文昌这个素未谋面的年轻人更是引起了他的兴趣。电子六厂改制的转折点就是被这个突然出现的年轻人搅乱的。

  他很想跟韩文昌见上一面,但是以他的地位,当然不可能专门去见这么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这也让他很郁闷。

  他想到了吴谈,也不知道这个老领导拜托他看顾的家伙到底在干些什么。本来他还对这个人挺满意,觉得他脑子灵活又很会来事儿,嘴巴也很甜,每天见谁都是笑呵呵的,涵养不错。对于改制谈判也很积极,在接待外宾组织谈判这一块做的也很不错,长歌善舞的。

  但是仅凭一条生产线的改造就能让一个濒临倒闭的国营大厂起死回生?对于这一点张海青还是颇有疑虑的。

  有些天方夜谭了。

  但谁知道这家伙的群众基础似乎不怎么牢靠啊!

  就算是一个空降的书记,但他起码在电子六厂也经营了数年,怎么控制力这么弱?厂长跟总工跟他都不是一条心,这便也罢了。他手里还有不少关于吴谈的举报信。

  其中的意味不言自明。

  这个电话张海青警惕起来,在接手电子六厂的时候他就已经对电子六厂的情况以及国家的微电子行业有了大概的了解。

  也清楚未来微电子行业会是多么的炙手可热。

  谁敢想他都已经成了分管国企改革这块的副市长了,想要推进一个国企的市场化改革,依然如此困难。找谁说理去?

  区里的想法他也能够理解。

  国家进行市场化改革之后,国企的诸多弊端已经暴露了出来,重复性建设眼中,产品附加价值不高,许多厂商已经难以为继,不进行改革,等待这些厂家的只有破产一途径。

  偏偏总有这么多人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不停的拉着后腿。

  吴谈向他汇报过韩文昌的事儿,他还专门拜托了计划委员会的王主任打电话到了部委去核实这个韩文昌的情况。

  田正康这个时候打电话来,关心电子六厂的改制,希望市里能够充分考虑电子六厂职工代表们的意见,这算什么?

  同一时间,明珠市政府办公大楼内,明珠市分管国企的副市长,电子六厂改制谈判小组组织张海青同样正眉头深皱。

  八十年代末,他还在其他县市做领导的时候,就想着能拉开膀子大干一场。却总是有各种各样的阻力。对于这点张海青也是颇感无奈。但毕竟那个时代有着时代的特殊原因。因为政策有时会反复,加上许多人思想还没解放,多数领导都有太多顾虑。

  电子六厂的盘子很大,外企又不肯全盘接受原厂的职工,所以职工安置这一块的确是个麻烦事,但总不能因为这么一点点问题就因噎废食吧?

  但第二个电话就不一样了,京城部委打来的。电话里详细询问了明珠电子六厂目前的情况,尤其是重点提到

  请收藏:https://m.biquge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