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59章 同龄人的感触_大国重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现在电子六厂的困境,两人也做过一些探讨,虽然大都很浅薄,但也是经过思考的。

  但毫无疑问的是,引入外资除了能让电子六厂能恢复活力之外,更能带来先进的管理经验跟技术。

  在加上根据两人的判断,像电子六厂这样的大厂,涉及到数千员工,全部遣散是不可能的,肯定要留下来一些,而两人的本科学历,加上正值年富力强的年纪,肯定会被外资所亲眯。

  恰好这时候传来飞利浦有意收购电子六厂的消息。

  这对于一些老职工而言可是个坏消息,但是霍振宇跟李青分析后觉得,这或者是两人难得的机会。

  最重要的是,外资企业更注重公平升迁公平,而不是按资排辈。在国有企业日子大都不好过的大环境下,能够在一家外资企业里做事儿,未尝不是因祸得福。

  所以,即便被拖欠了几个月的工资,但霍振宇跟李青还是留了下来。

  更别提那个时候电子六厂的财务已经开始紧张了。

  但谁能想到产线上磨练了几个月,等他们把生产流程都熟悉了,也打好了报告要转岗的节骨眼上,厂子已经维系不下去了,拖欠工资、各种福利,成了家常便饭。

  跟他们一同分配到电子六厂的其他三个大学生,都已经走了。两人却选择了坚守。到不是找不到更好的工作,而是霍振宇跟李青都觉得心有不甘,所以有些犹豫。

  80、90年代的大学生大都是很骄傲的。

  霍振宇跟李青同样如此,但是他们的骄傲在面对韩文昌时,多少得打折扣。

  这个时代的大学生还是有两把刷子的。大学扩招还是几年之后的事情,这个时代的高考可是正儿八经的千军万马闯独木桥。在加上社会上各种娱乐业还没来得及发展起来,没有无孔不入的网络,也能让大学生们少面对许多诱惑,更能专心于学习上。

  简单的对两人有个大概的了解之后,韩文昌便让霍振宇主要负责这次推介会跟各方的交流跟沟通,李青则主要负责配合有关方面筹备会场的布置等相关事宜。

  两人都曾经作为储备干部下过产线,停产之后,干脆调到了行政部门做些闲职。这次韩文昌要带两个人去京城处理发布会的事宜,正好派上用场,便被袁志涛调了过来给韩文昌打下手。

  简单的聊了几句韩文昌便对两人的性子有了大概的判断。霍振宇人是个自来熟比较外向、健谈,当然也有年轻人的通病,稍显浮躁。

  当天,袁志涛就安排了两个小伙子来韩文昌这里报道,一个叫霍振宇,另一个叫李青。

  说起来,不管是霍振宇还是李青,对于韩文昌的观感,其实都很复杂。具体原因又在韩文昌的年纪上了。

  说起来两人对于未来还是很忐忑的。

  这已经相当不错了,要知道普通未婚职工住的大都是四

  请收藏:https://m.biquge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