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章 第十时_[美娱]恰逢其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尽管第一部电影投资还没有回本,她就已经想着下一步动作了。

  高风险,高收益,当然也可能一着不慎,直接破产。乔琳却不是很在乎,她清楚自己是一朝乍富,如果赌输了,不过是回到过去的日子里,那又如何?

  乔琳和莎莉的新投资计划仍然是围绕着电影投资计划展开的。

  在好莱坞人人都知道,电影投资是个风险市场。即使制片厂们都坚信大投资大收益,大预算电影仍然有可能让一个电影公司亏到濒临破产,《埃及艳后》是个深刻的教训,没有哪个公司想当第二个20世纪福克斯,也没有哪个制片人想跟沃尔特·瓦格纳一样从此退出电影界。

  莎莉受到对冲基金模式的启发,建议乔琳的投资公司以对冲的方式进行投资。她找到了普林斯顿一个年轻的数学家做顾问,用30万美元买断了一个算法,用以进行对冲式的电影投资。

  这种投资方式其实不完全是莎莉自己的发明,是一种叫拼盘投资的玩法。所谓拼盘投资,就是说由一家投资公司或者银行之类有资质的机构领头募资,然后用打包投资的方式一口气投资十几个甚至几十个电影项目。这种方法的盈利原理其实与对冲基金类似,就是为了在这种不稳定的风险投资上最大可能地施加平衡,减少亏损的可能。一般情况下,这些项目里总有几个能够盈利的,只要盈利的部分超过其它项目亏损的,从整体上看,这份投资就算是有惊无险。

  当然,世上断然没有只赚不赔的生意,像电影投资这种风险极高的项目,只知道简单的对冲原理是玩不转的,所以乔琳和莎莉特地找来了金融数学领域的专家为她们量身定制算法。

  其实乔琳知道她手上的钱可以做一些实业或者证券投资,但是她觉得如果放弃这次机会太可惜了,她刚刚打开了好莱坞圈子的大门,与华纳和马尔帕索建立了一些友好关系,这是很多私募基金没有的机会。

  而且她觉得莎莉真的是个不错的顾问,而且很快会成为一个不错的合伙人,这点是非常难得的。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搞到更多的钱,并让那些制片厂的好项目拿上她们的钱?

  私人投资公司的金钱来源无非就是通过私下募集和信贷借款,美国要求至少要有100万美元的净资产才能做私募的合格投资人,乔琳的朋友圈子目前还没有这种人。

  乔琳的思路是去纽约找钱,另外也要借助经纪人比尔的关系,也许有些演员和经纪人可能很乐于参与这种游戏呢。

  银行信贷则是另一回事,即使贷来了钱,也只是作为乔琳个人的投资投到公司里去,不利于分担风险。

  让制片厂接受投资则需要乔琳跟六大和那些小厂们建立友善关系。一般投资公司很少去投多家公司,而是只选

  请收藏:https://m.biquge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