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六章 擦边球_秣马南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保、保的序列编成。而蕃兵则是北宋在西北的军队,如今已经不存在了。

  所以王三的意思就是可以从编制最为混乱又无明确管理者的乡兵处入手打擦边球。

  经过王三这么一说众人都豁然开朗,尤其是石斌。这可让他想起了那些电视里的情节:八路军下辖的县大队、区小队在训练结束后去帮农民种地、除草、劈柴、编各种用具,有了任务也去袭击下敌人。

  “有道理,不过咱们不管民政,得找那帮地方官行个方便。”石斌笑着对王三说道,很明显他已经知道王三所谓的代价是什么。

  “估计咱们还得割点肉给那知州,让他对咱们在各地招募乡兵的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且还得让他签署相关文件。”王三很严肃的说道。

  “那是当然,如果出了事总得有人背黑锅。但是要他担这风险估计代价不小。”石斌不禁摇摇头。

  “大哥,这代价咱们出得起。”王三诡异的笑了笑。

  听到“出得起”这三个字石斌非常高兴,不过看到王三脸上的笑容知道又不是什么好主意。不过他也不介意对这贪官污吏使坏招。点头示意王三快点说出来。

  “大哥,事情没你想的那么过。不过是个小手段而已。那刘知州不是贪财吗,咱们就请他在村中招募乡兵,练好后让我们带去剿灭土匪,那些缴获的金银财宝分成两份,但不止分两成,多分点,分三成给他,这些练成的乡兵就归我们,如此双赢你看如何?”王三得意的说道。

  赵刚听后立刻兴奋的说道:“本以为我们要出老本呢,原来只是把赚来的分一份给他,用点金银换几千精兵那可是很划得来。”

  众人听后都非常赞同,因为这样既保证了地区的安宁,又练成了一支精兵,还不会遭那帮酸腐文人笔诛墨伐,出了事一切都有那刘知州顶着。

  说不定他还能因此得到嘉奖,毕竟如今匪患猖獗,他保证了境内安宁也是大功一件,关键只在上峰如何看待而已。

  有了这个方案,石斌便仔细的思考该在哪里招募乡兵,招募多少乡兵,招募后如何驻扎,给他们配备何种武器当制式装备,

  一切都想清楚后石斌立刻去了刘知州府邸,听石斌前来,那老油条立刻学起曹操,来个“跣足相迎”。

  见这知州大人如此重视自己,石斌自然也顺杆而上,此时可不是批判其虚伪做作之时。不过心中仍旧感叹,果然是能混到知州高位的人,不读死书,能做到“学以致用”。

  刘知州严格说来是一个官运并不亨通的庸官,自升至知州后就在此等级打转了十余年,如今都快致仕仍不见有什么晋升的机会。

  在石斌看来,这跣足相迎就是刘知州为自己做的最后一次押注。自古都是不同等级退休年龄都会不同。若是刘知州这一任无法升

  请收藏:https://m.biquge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