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4章 君侯工于心计善逼人,真狠!_三国:曹营谋主,朝九晚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绩,实际上是君侯抬爱。”

  “也是在下命数到了,得遇贵人,也或许是承蒙兄长夸赞,故而略有声名,总会有人看得上。”

  “哼,既如此,先生定不可辜负这两位贵人,冀州如今即将秋收,屯田之事先生可有策论?”

  曹操这是心存考校,说真的,闻名不如亲测,听崔琰、徐臻都夸赞过,但这还不够,崔林到底如何,还是要亲自一听。

  崔林思索了许久,而后笑了起来,他没有着急回答,而是先环顾四周,几乎对到场的所有文士儒生,同侪军师都拱了拱手,才对曹操说道:“此话,之前君侯也问过。”

  “那时候在下回答君侯,粮为民之本,田土则为民之根。”

  “根本所在,民心依附,有民心在便可有粮囤,需徐徐积粮养民清静,数年内可令冀州恢复原貌,自然昌盛。”

  “可现在,在下又觉得如此不甚细致,养民清静固然好,但振民富强却更为重要,田土给了百姓安置之心,而使民得余富,却能宛若长夜明灯,令整个冀州子民寻得去向,则可更上一层楼。”

  曹操不爱抚须,不过此刻却也捏了一把,略微有些奇异的看了一眼徐臻,那眼神好似在说,“有点意思”。

  这个看似驽钝之人,思索内政之策时,好似比一般人想得深。

  而且言语恳切,并不花哨,怪不得伯文推崇喜爱,这崔林根本和徐臻是同一性子的人,可多思、深思。

  有点意思。

  “那该如何?”

  崔林接着道:“冀州之政,旨在还田于民,不占民田据己有,但以田土征税,百姓在种植收成后,可徐徐得田,用以自强,如此上交足量的粮食后,其余部分均是家中所藏。”

  “而冀州境内,已通过行商得了丰量五铢钱,境内五铢钱通行,重归效力,百姓可以粮食贩卖,换取五铢钱藏于家中,当然,也可换取金银布匹。”

  “以此为准,君侯命各地妇孺小孩养蚕取丝,兴桑陌之事,是以鼓励织布。”

  “让妇孺得安置,布匹便不缺且满溢,用以换粮流通,而不参军的壮丁,可兴建房屋,开矿于山脉内,也可得人力劳作,安置人丁。”

  “由此,以农为根本,换取钱财、布匹、商品,便可现繁荣之象,而我等治所、军队等,都可以交易取代征粮,粮食便能囤积满仓,这才是粮食之效真正所在,它能让子民存活,而粮足之后,百姓便有无限人力。”

  这番话,鞭辟入里,陈词清晰,给曹操画出了一副农田丰富,商业发达,百姓走马交易,乐在其中的场景。

  比起其余诸侯的携民军屯,只给百姓活路的粮食以饱腹,冀州的确宛若仙境。

  “说得好,这话的确实在,你在冀州之政中可以看到这些,足以见得伯文的眼光没有错,先生定然是大才,只为河间太守太可惜了,恐

  请收藏:https://m.biquge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