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875章 好事啊_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了出来,喝问他的这些臣子,对此可有发现,可有应对之策,如何防范?

  这一连串的问题,底下群臣,不说都被问倒了,可确实有多事情,他们也是第一次听到。

  一时之间,大明官员不说别的,对于崇祯皇帝对官场上的了解之深,都是大为震惊的。

  这一次的金銮殿上议事,崇祯皇帝牢牢地掌握了主动权,再不会向以前一样被底下这些臣子牵着鼻子走。就因为他如今对于大明的情况,已经了解得到够多,再加上皇帝这个身份的天然压制,以及后世思想的熏陶,让他本身有地位优势的情况下,能天马行空,使得底下臣子跟不上思路,没法短时间内去考虑崇祯皇帝所说得缺陷以针对之。

  毕竟,后世的那些经验,其实是实践中慢慢地进化出来的。

  看到底下群臣都没有人再出来反对,崇祯皇帝就看向左懋第说道:“有关乡一级衙门的设置,吏部拿出一个具体的章程,回头再议!”

  大概的情况,他已经说了,吏部要具体做事,反正要是他不满意,就打回重新修改便是。

  左懋第听了,看了下殿内同僚,特别是看了下首辅孙传庭,发现都没有人说话,便立刻上前领旨了。

  他不知道,孙传庭的威望,主要来自军中。并且他从崇祯初年开始带兵,最终也凭借着这个当上了大明首辅,对于退伍军人能有个好去处,又不是特别损害文官利益的,他凭什么去反对?

  文官是一个群体,确实是没错,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具体利益。除非把所有文官的利益都大大侵犯了,要不然,他们就会衡量自己的得失再做事!

  这也是崇祯皇帝为什么把乡一级官员的品级定得很低,职能要求又更累。并且还只是人口多的县下面去增设的原因。

  因为这对文官来说,其实是属于鸡肋,至少目前来说,这些文官是这么认识的。皇帝强势之下,没人敢冒大风险去反对!

  对于武将来说,这个事情几乎和他们没有关系。他们总不可能去做乡一级的类似小吏的官员,但不管如何,这个事情,对于他们来说,是个好事。

  他们都可以肯定,当这个事情传出去之后,军队士气绝对会高涨!

  这乡一级的官员,对于文官来说是属于鸡肋那种,但是对于平头百姓出身的退伍军人来说,那绝对是香饽饽了。

  而乡一级的官员有限,每年退伍的军队却不知道有多少,如果要想得到这种官职的话,那肯定是择优录取。

  怎么个择优录取法?当然是军中表现好的了!

  完全可以想象中,因为这个事情的发生,大明各军中的战斗力,绝对会升一个档次。

  由此,大明军人在退伍之后,不但可以去藩国当官,还可以去海外矿务公司当安保,还能在国内当乡一级官员。

  可以肯定,大明想要从军的百姓,绝对会更多。如果说,以前的义务兵役制,可能还要地方上去抓人头,可能到今后,说不定是排队让官府去挑选,当兵的资格,可能都要抢了!

  好事啊!

  金銮殿内,众多官员以为今天的大朝议就要这样结束了,可谁知,崇祯皇帝又说话了。

  请收藏:https://m.biquge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