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七章 交流_儒家修身:读书人从大秦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从“天理”。

  比如说「刀耕火种」,在此之前并没有其他生命教授人类那样做,是人类自行领悟并加以沿用的,简单地说,即文明发展的必然过程,它是不会因为个别人的意志而改变的——人在发展文明的同时,势必会出现刀耕火种的阶段,以摆脱茹毛饮血的旧习俗。

  国家亦是如此。

  从最初的部落,到后来的氏族,再到多氏族的国家,再到如今天下的各国,它的行程与发展,其实是有一种必然的趋势的。

  人不可超前,也不可保守,顺从文明发展的趋势,顺势而为,也是道家的“顺其自然”主张。

  鹖冠子在道家“无为”的思想上,居然融入了法家的思想,将“无为”定义为“法规律而治”、“法制度而治”,即先制定良好的法制秩序,再来实现“无为而治”。

  而去鹖冠子还给他这套思想起了个厉害的名字“天曲日术”,可以让“为善者可得举、为恶者可得诛”。

  将道家的“法天地思想”转化为“法制度而治”!

  这可合了高景的胃口!

  而鹖冠子之所以一直追到这里,又何尝不是因为高景的思想很对他的口味吗?

  虽然一个是道家,秉“无为”,一个是儒家,秉“仁政”,但都赞成以“法”为辅。

  自然而然的,两人聊起来就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一直聊到天快黑了,才依依不舍。

  分别前,鹖冠子送了高景一把剑,一个令牌,然后大笑而走。

  ……

  马车继续赶路。

  高景没有看书,而是把玩着鹖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子送他的令牌,令牌正面是一个“道”字,反面是一个“人”字。

  据鹖冠子所说,凭这枚令牌,他可以去太乙山,随意翻看人宗所有的典籍。

  包括道法,道术!

  这鹖冠子,到最后还给高景挖了个坑,想用道家典籍来影响他。

  哂笑一声,高景将令牌揣入袖中——太乙山他会去,但不是现在去!

  焰灵姬也凑在一旁,将鹖冠子送的剑拔出来打量着:“这是什么名剑吗?”

  “给我看看。”高景也不免好奇的伸手接过来。

  这是一把断剑,通过金色,恍若黄金铸造,高景接到手上,却发现这把剑沉的有些过分了。

  断剑身上歪歪扭扭的写满了符号文字,高景跟荀子学了三十三种文字,居然不认识这是什么文字。

  像蝌蚪一样,细细密密的。甚至不知道是怎么排列组合的,还是说单独一个符号就是一个字。

  高景隐约想到了什么,干脆把腰间的书拿在手上翻了起来。

  片刻后,忍不住惊呼道:“我去!轻吕剑!”

  请收藏:https://m.biquge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