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九百四十八章 个人才艺秀_最佳影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要被他展现出的阳光一点点驱散。

  马修和雷德利-斯科特不止一次商讨过,这样以技术为第一表现力的硬科幻故事,才能更好的兼具新鲜感和真实感,构建出跨越空间的张力。

  这部影片的制作核心,其实就是硬核的科幻、软萌的马修,再加上欲东山再起的雷德利-斯科特。

  当然,也少不了NASA的技术支持。

  对于跟马修合作,NASA从一开始就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他们的想法不难猜到——抓住这个机会给自己长脸。

  火星载人探索计划本来一直在NASA议事日程之上,这两年所谓的火星一号殖民计划闹得沸沸扬扬,对于“征途是星辰大海”的空间科学家和中二少年们来说,火星向来都是太空殖民计划最合适的实验场。

  在这一基础之上,相关科学技术的展示就可以在限定范围内做出不致离谱的拓展,从太空船和宇航服的设计,到宇航员们火星表面上所使用的居室和火星车,在适当发挥未来感设计之际优先考虑了功能实现,并很大限度的与现有的功能样式靠拢。

  剧组设计中的许多细节甚至直接照搬NASA宇航员的日常,比如失重状态下宇航员在船舱之间的游弋穿梭,为家人远程表演如何喝水的桥段,虽平常却也有着更接地气的趣味横生。

  其实马修和雷德利-斯科特都非常清楚,最终这部片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像是一部火星版的求生真人秀,最大卖点莫过于男主角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在这个贫瘠的异世界实现自救,以及NASA的天才们怎样在领导撕逼扯皮之际发动聪明才智完成跨越上亿公里的大救援。

  这些看似不可完成的难题和出乎意料的解决方式则构成了整个故事的精髓——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完成特定的任务,抽象一点来说就是,如何在给定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下求得问题的解。

  硬科幻片中,脑洞开得大并不难,开得好却很难,要想开得科学更是难上加难。

  《火星救援》是一部设定在未来的剧情片,看上去必须有科学依据,剧组有来自NASA、JPL和欧洲宇航局的顾问,从目前的科学角度来说,有百分之八十的东西都是真实可信的。

  马修很早之前,就确定了塑造这个角色的核心——在命运面前不低头,坚持以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困难。

  出演这部影片最大的挑战还是“一个人。”

  众所周知,独角戏向来不好演,想要演得出彩更难。

  由于马修只需要在澳大利亚拍摄,不会去NASA和其他地方拍摄,从他个人的角度出发,这场火星救援,与其说是NASA如何绞尽脑汁来救援自己,不如说他借此机会,向地球直播一场中青年理工宅的个人才艺秀——造水,造空气,用自己的便便种土豆,手挖核电发动机,千里迢迢找废弃的探路者号以便和地球联络,最后还开着“敞篷飞船”一路飞天。

  为此,马修还专门找个人直播秀看了看。

  可惜的是,如今这个年代,个人直播还处于开始阶段,远远不像曾经那般兴盛。

  随着剧组在澳大利亚开拍,这部影片的宣传也被提上了日程,一部影片想要让人记住,宣传炒作必不可少。

  请收藏:https://m.biquge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