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九百三十八章 青春片大热的时代_最佳影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错。

  英国的首周票房达到了1533万美元;在澳大利亚顺利拿到了七位数,753万美元足够让马修笑出来了;即便是新西兰,由于缺乏强力竞争对手,首周票房也有262万美元。

  除此之外,欧洲大陆的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远东的香港、台湾、日本等,也在这一周海外开画上映的范围之内。

  不过,《饥饿游戏》在这些非英语区的表现就要差了很多,票房远远谈不上出色,被当地很多观众认为不知所谓,甚至许多海外媒体都在议论,为什么这样一部奇怪的影片能在北美大卖?

  影片深受所在地区的语言、文化和社会环境影响,在某些地区表现出色的电影,换一个区域,说不定就会遇到《饥饿游戏》同样的情况,这还是最能在世界流行的好莱坞出产的电影。

  这种反乌托邦的设定,本身就不是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大众文化。

  一个过于强势的女主角,在女性地位一般的市场上,比如中东地区,必然导致影片被男性观众所排斥。

  这是无法避免的,不是每个地方都像北美这样,总有白左跳出来搞东搞西。

  相反的,这个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的人,如今对北美所谓的新女权主义的接受度有限。

  《饥饿游戏》在海外市场的开画成绩为5930万美元,相比于北美市场,只能说表现平平。

  但北美的巨大成功,足以保证马修获得超高的收益。

  《饥饿游戏》北美票房如此爆发,与马修和华纳兄弟极力推动的宣传也脱不了关系,在如今这个年代,没有宣发就等于没有票房。

  从本片的首支预告片在去年11月以《暮光之城:拂晓上》的贴片广告发布到今年1月份的这三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原著小说的销量几乎翻了一番。

  截止到上个周五,《饥饿游戏》大量资源的支持下,几乎登上了超过50本杂志的封面。

  马修让贝拉-安德森做过确切统计,这部片子所有的电视广告和赞助商宣传大约覆盖了北美近1亿2000万的人口。

  随后,《饥饿游戏》也跟所有好莱坞大卖电影一样,惹上了抄袭和模仿的麻烦。

  有很多北美以外的媒体,特别是日本媒体,宣称《饥饿游戏》的原著小说和日本已故异色电影大师深作欣二的名作《大逃杀》之间有着诸多雷同。

  这一点,马修当初拿下小说版权的时候,就有了准备。

  当然,以好莱坞电影惯有的态度,准备也不用做太多,回应一下也就算了。

  《好莱坞报道者》专门刊文驳斥了这些北美以外的媒体的说法,还列出了两者根本性的区别。

  “《大逃杀》在故事结构和背景上,要远远小于《饥饿游戏》;《大逃杀》只是一个为了生存而杀戮的故事,而《饥饿游戏》则是为了革命而杀戮;两部影片的两个女主角非常不同;媒体在两部影片中扮演的角色和作用不同……”

  这当然是睁着眼睛说瞎话,是不是抄袭马修怎么知道?原作者苏珊-柯林斯不会傻到说自己抄袭,他这个电影投资人更不会。

  《饥饿游戏》该怎么放映还是怎么放映,全然不理会日本媒体的抗议。

  这是好莱坞电影一贯的做法。

  上映第三个周末,《饥饿游戏》在北美再取3210万美元,北美票房顺利突破3亿美元大关,高达3亿245万美元,并且在北美票房榜上实现了三连冠。

  不过,这部影片一家独大的局面也到头了,因为随着五月份到来,北美暑期档即将拉开大幕。

  在2012年暑期档第一个周末上映的影片叫做《复仇者联盟》!

  请收藏:https://m.biquge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