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章:庞大物资_军阀治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低调还是尽量低调。

  毕竟他需要的粮食数额比较大,说是养手上的佃户,也说不过去。

  “世侄有此为国之心,实在是令世伯我为之汗颜,既然世侄要在登州开设粥棚,世伯也出五千石粮食,挣点公德吧!”郑世琏说道,许诺了五千石粮食出来。

  “小侄多谢世伯了。”赵岩拱手笑道。

  “无妨,无妨。粮食方面世侄无需担心,我郑家库存的粮食还有七八万石,如果世侄还要更多,我可向世侄引荐一些我山东帮的粮商。”郑世琏说道。

  “小侄一时还不用那么多,就先买五万石吧!”赵岩思量了片刻说道。

  “米麦一石作价一两五钱如何?”郑世琏谈起了价格。虽然他拿出了五千石免费送给赵岩,但生意归生意,价钱还是要谈的。

  赵岩也不愿多扯皮,直接答应了下来,“世伯这价钱还算公道,那就这么定了吧!”

  “好,那便这么定了。”郑世琏高兴的笑了起来,心道今天做生意真是顺心,又给他弄了几万两银子。

  只是郑世琏不免对赵岩的看法有些变化,心中断定这个年轻人心姓还是太嫩了些,目前这样子还不适合做生意,就是不知道以后如何。

  赵岩的确不是一个适合做生意的料,但他来自后世,本身所具备的能力和眼界,在这个时代要赚到银子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只是谈价上难免被动。

  对此赵岩也不甚在意,这点得失不值得他挂怀,反正自己又不缺银子,以后找个老练的掌柜帮他谈生意就行了。

  目前最要紧的还是买到粮食,用这些粮食招募到流民,并在登州的那些荒废土地上种上粮食,只要种上地瓜,以后自给自足不是问题,也就不再买粮食了。

  不过粮食贩卖生意还是让赵岩比较心动的,明朝的粮食贩卖绝对蕴藏着巨大的利润。低买高卖,向来是那些粮商发家的秘诀。

  明朝因为税收制度原因,导致粮食价格波动很大,一到农民交税的时候,市面上就会出现大量的粮食。

  因为明廷征收的是银子,而不是直接征收粮食。农民纳税时都必须先把粮食卖出去,换到银子再上缴给官府。

  所以造成一到交税的时候,市面上出现大量农民抛售粮食,这必然导致价格猛跌,粮价猛跌的背后,有市场规律的原因,也有粮商故意压低价格的原因。

  明朝的灭亡,也和商品经济泛滥有着重大的关系。

  一个农民如果种了十亩地,每亩要交一斗粮食,那么这个农民要交的粮食应该是一石。但粮食价格猛跌了一半,甚至可能跌六七成,那么那个农民要交的付出的粮食就变成了两石甚至更多。

  但朝廷却只征收到了一石粮食,试问那50%以上的粮食跑哪去了?自然是进了粮商的口袋。

  也就是说每年会有几千万两进入粮商的口袋

  请收藏:https://m.biquge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