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31章_在年代文中改造反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宁知星明白,这一定是一段并不轻松的道路。

  “……在我的设想里,我们距离第一台样机生产,至少还得要三年。”

  国内现在经常有模仿研发,只要能研发出来的,基本都能有国外□□成甚至十成的水平——这指的是“产品”,比如说之前的机床,看似和国外差不多,可只要一投入生产就会明白,在大批量生产中,精度、速度全都出现了问题,甚至连耐久都比别人要差。

  宁知星和h省第一重机工厂生产的机床可以走出国门,还能和z公司叫板的原因便是因为他们克服了这种“样子货”的问题,真正地突破了技术的桎梏。

  宁知星在光刻机的研发上也有一样的期待。

  “三年就三年,只要我能活!十年我也干。”说话的教授雄心壮志,手一拍桌都没拍响。

  许教授看向宁知星的眼神满是感叹,他知道,这些教授们都和他有类似的想法。

  自打改革开放后,越来越多国家的科研人员受邀到国外交流,原先不算畅通的留学之路,现在也算是彻底敞开,这明明是好事,可当年曾经发生在不少学生、知识分子身上的慕洋情绪再度出现。

  许教授当年带着团队到a省其实就有这方面的原因,他意识到他所身处的科研环境不再纯粹了,他们一心想的是,引进国外的技术,在感觉到技术难以超越时,立即就选择放弃。

  许教授认可这样的明智,可他并不赞同,之前和他觉得自己是陪宁知星这个孩子一道“疯狂”一次。

  可现在他觉得……他是走在了一条,正确且有无限未来的科研道路上。

  吾辈不孤啊。

  “知星,只要你不嫌弃我们年纪大,脑子不那么好使了,我们都能继续干。”许教授沉思道,“等等我去给老陈打个电话,问问他能不能给我们安排一批住房,主要是要离学校近,我们付租金,这样家里人也能过来住。”

  宁知星实验室一如既往的财大气粗,当年许教授忧心忡忡的实验室财政危机非但没发生,这实验室的经费还一天更比一天高。

  原先想着是来抛头颅洒热血的教授们虽然谁都不愿意接受,可拦不住宁知星的“不研究威胁”,收到了不少项目奖金的他们,现在一个比一个财大气粗。

  “老许,你这点子好!我儿子那已经成家立业,也用不着我,我媳妇正好退休,这就能过来了!”

  大家迅速地进入了下一个话题,其乐融融。

  宁知星陷入沉思。

  这事吧她很开心,可是……

  “许教授,这样会不会不太好。”她吞吞吐吐道,“我记得你来的时候和我提过一次,你说朱局长让你们研究完机床回去。”

  “还有后来的那些教授,他们是被外派来的,现在项目结束了,能不回去吗?”

  没错,这就是问题的关键了。

  宁知星对于

  请收藏:https://m.biquge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