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08章 盐_方外:消失的八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动补充盐分时,伴随着智慧出现、穿上衣服。

  除了皮肤系统,人类还有两个系统与其他动物有显着的区别。其一是包含大脑在内的神经系统,其总重量占体重的比例非常高,进行复杂思维活动消耗的热量也非常大。其二是包含肠胃在内的消化系统,其总重量占体重的比例非常低,因此需要高频率地不断进食来保持体力。

  有些动物一次吃饱之后,体内储存的食物能达到甚至超过总体重的一半,然后很长时间都可以不再吃东西,搁窝里趴着就行。而人类是绝对做不到的,没听说过饿肚子时一百多斤的人,一顿能吃下好几十斤的饭。

  看似是生存方面的劣势,但是换一个角度又成了极大的优势。人的耐力非常好,能够长时间持续保持一定强度的运动,可以连续的劳作,或者说在稳定的功率下持续的输出。

  如果单纯看力量,人肯定比不过牛;看速度,人也比不过马。但是在集体狩猎的时候,人们不停地追赶围捕,最终能累死绝大多数猎物。当然了,现代都市中的宅男们,已经不会也没必要再发挥这种生理优势了,但同样会继续摄入与消耗热量干别的。

  正因为人体的散热功能非常好,消化体统负担小,在连续运动时不至于导致体温过高。比如一群人拿着长矛去追一群鹿,鹿群的速度很快就能把人甩开,但是它们跑完一段距离就要停下来休息,猎人们就会慢慢追上来,最终能把这一群鹿活活耗死。

  很多动物吃饱了之后跑不快,饿着肚子又跑不远。没有人工饲养并精心照料的野生马匹,在这种连续追赶的耐力比拼中,也远远不是人的对手。

  更重要的是,人可以日复一日的持续劳作,而且这种劳作是相对高强度的,是在大脑有意识的指挥下劳作,生产效率无可比拟,这也是发展出文明社会的基础。人类体力劳动的本身,就伴随着脑力劳动的过程。

  想做到这一点,除了需要不断地补充食物和水分之外,人还要维持电解质平衡,摄入大量的盐分。天然食物环境中的电解质摄入量,是满足不了这种要求的。假如盐分摄入不够,仅仅有其他的食物,人就会失去这种耐力优势,做各种事效率都急剧下降。

  有一件真人真事。在解放后的抗美援朝期间,一位潜伏大陆的中统少将,接到台湾方面传达的重要命令,就是想办法一定要破坏重庆榨菜厂!因为在当时,榨菜是运往前线极重要的军需物资。

  老谭当初的总结是:从某种意义上讲,人是效率最高的动物,但得额外摄入大量的盐分,这是进化使然。至于人为什么会进化成这样,谭涵川也解释不了,反正就变成这个样子了。接着再讨论下去,恐怕又成了丁齐等人曾思考过的另一个问题,进化本身

  请收藏:https://m.biquge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