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59章 幽谷抱黄田_方外:消失的八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值,还有他们的祖先都留下了什么?维护费用也不能全靠『政府』拨款呀,门票收入至少够工作人员的工资。

  这个地方太偏远了,知名度也不高,没法和周庄、木渎相,是个古老的村子。其实在江南一带,类似的村庄还有很多,但这里真的很特别,你看看知道了!”

  冼皓:“我以前没听说过这个地方。络时代资讯太发达了,几乎什么东西都能查到,但也形成了聚焦效应,越引人关注的地方越热闹,越不知名的地方便越冷清,除非能炒出什么动静来。”

  饭后两人又花钱请了一位当地的导游,带着他们进村参观。这个村子不大,百余户人家的规模,却有很多深宅大院。这么小的村子,却出了不少人才啊。清代这里出过巡抚、翰林,近代这里出过实业家、音乐家,当代还出了一位工程院的院士。

  这里像一片世外桃源,历史很少遭受天灾兵祸,连当年的日本鬼子都没打过来,最近一次遭受战火,是在清末曾被太平军占领。

  沿着溪水走进村落,旁边这条小溪的两岸包括河床都是用大块的条石砌成,这在古代是相当浩大的工程,不知用了多少年才修建完毕。村的很多高宅大院,是数百年来一直有人居住并不断修缮保存至今的。

  深山的古村太过偏远,如今很多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这里被划成风景区之后,才保留了更多的居民,他们仍然生活在这些堪称历史瑰宝的宅院。黄田古村最具特『色』的东西是徽州古花砖,带着白『色』的云状纹路,竟像当代某种所谓的纳米材料一样,特『性』是不沾灰。

  导游这么介绍的时候,还特意让冼皓和丁齐伸手去『摸』古院墙,果然不沾灰。当然了,这可能也与当地的空气特别好有关。

  当地最有名的景点,是村外一片相对独立的建筑群,名叫洋船屋,始建于清代道光年间。据说一位实业家父子先后在海经商,他们的母亲却没有离开过黄田村,听儿子回家谈起外面的大洋船很好,可是山深路远交通不便无缘得见。

  朱氏父子便在当地修了一座宅园,样子酷似一艘狭长的轮船,占地四千二百多平方米,船头对准一条涓涓细流,分开水流从船身两侧流过。走进洋船屋参观,丁齐还特别注意到那些八面石雕的柱础,花鸟、瑞兽、人物、葫芦、书卷等古石刻极尽精美。

  从洋船屋出来,村外象山的半山腰有一个观景台,从这里可以看到洋船屋以及黄田村的全貌。村外是一层层坡度不大的梯田,从山坡一直延伸到村口。导游带领的参观到此结束了,前后也一个小时。丁齐说了声谢谢,他们接下来再自己逛逛。

  导游走后,丁齐和冼皓走下观景台穿过田地,登了村落背后的黄子山。黄子山脚下也有一片废弃的

  请收藏:https://m.biquge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