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5章 天国史_方外:消失的八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虫,如今也写做蝌蚪。在坐轿子来的路,丁齐等人听见蛙声成片,今天吃饭时还吃到青蛙了。他们在山有水的地方见到过青蛙,但蛙鸣声没有平原那么密集,平原天地间青蛙很多,走在路都不时能看见青蛙跳下水坑。

  这里并没有外面的化工产业,也没有常见的农『药』和化肥。传统农家肥是重要的肥料,有些树木的叶子捣碎发酵或者烧成灰也可以当做肥料或能除虫,但田地防治虫害主要还是依赖生态,所以青蛙非常重要。

  蝌蚪需要惜护,不可以伤害,而青蛙是可以食用的,当地居民偶尔抓两只做菜可以,但不能抓了之后拿到集市去贩卖。注解还有细节规定,捕捉青蛙自食必须是即食,不得腌制作成肉干之类长期保存。

  新十款天条的第三条,规定天国年产铜不得超百斤、产锡不得超五十斤。可见这个地主也是有金属出产的,而且铜和锡还可以配出各种青铜合金。为什么将产量限制得这么严格?须知大规模的冶金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环境资源,在这里是不可能持久的。

  仅仅是燃料这一项,需要大量的木炭,短时间内可能把能砍的树都砍光了。而且假如劳动力都去开矿冶金了,几千人全去了矿山恐怕都不太够,耽误了其他的生产会威胁到所有人的生存。

  这里没有钢铁,只出产两种金属,铜和锡,当初进来的太平军应该也有匠人,而且找到了矿石。如今铜、锡以及青铜制品皆产自北大营,也是谭涵川到达的那个地方,那里有一个村社专门是搞冶金的。

  在这里,所有的金属器物哪怕毁坏了也不能随意丢弃,都要交还营库,统一再送到北大营去重新冶炼。如今北大营新出产铜与锡的年规模加起来也只有几十斤,大量时间都是在冶炼回收的旧金属。

  尽管损毁金属器物可以回收,但在使用过程毕竟会有腐蚀、消耗,每年新出产的金属又不多,所以铜器、锡器、青铜器在这里非常珍贵。《圣经》的注解做了严格的规定,除了必须回收利用之外,还禁止用以制作赏玩之物。

  所谓赏玩之物,是放在那里玩赏,平时却用不到的东西。这里用的加工最多的金属器物是青铜,主要用来铸造刀具、炊具以及各种砍伐与建筑用具,小件的还有渔的坠子等。更有意思的是,这里的黄金很多,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不少。

  黄金并不是当地出产,而是从远古时代一直留下来的。根据当地的历史推测,想当年那几万太平军撤入这里的时候,应携带了大量的黄金制品。万年前他们带到这里的刀枪等钢铁制品早已朽蚀无存,但化学『性』质极其稳定、万年不朽的黄金却保存了下来。

  黄金在这里主要用作流通货币,铸造成差不多五分硬币大小,但份量可

  请收藏:https://m.biquge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