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586章 新帝国(2)_汉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宫官非谏职不当先谏官言事”并借机加以诬陷把他贬为江州司马这件事既说明了谏官有言事的特权也说明谏官处境的艰难。

  总的来说门下省做的都是给人难堪的事情例如现代的监察部门。但是比现代的监察部门权力大很多很多它有权力将皇帝的旨意都封还。因此。这个给人难堪不仅仅是指文武百官还包括皇帝在内。因为它有权力将皇帝的旨意退回去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做是对皇帝的监督比皇帝的权力还要大。

  但是真正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实在不多。在唐朝官方招牌猛男四菜一躺上传

  建立的两百多年前门下省封还的皇帝旨意可能不到十封。令人觉得讽刺的是这些封还的旨意都是封还武则天的结果武则天居然也接受了。后人研究武则天觉得她的性格实在是复杂许多男子做不到的事情她做到了甚至比男子做得更好这此封还的旨意就是很好的证据。

  所以门下侍中的选择是非常关键的。而一般的官员也不愿意出任这个得罪人的位置。

  新帝国的门下侍中两人。除了崔码和王承颜没有其他人主动竞争。

  因此崔碍和王承颜主政门下省。基本上已成定局。

  有些人甚至预料到两人主政门下省只怕艾飞雨、朱有泪和李怡禾都要头痛。

  若是政令不完善只怕门下省是很难通过的哪怕是刘鼎亲自说情。他俩也未必卖面子。

  尚书省尚书省置令人。正二品。唐高宗龙朔二年(公元魄年)改称东台废尚书令改尚书为太常伯侍郎为少常伯武则天光宅元年(公元懈年)又改称文昌台。不久再改为文昌都省。垂拱元年(公元瞄年)称为都台长安三年(公元旭年)称为中台。唐代尚书省的办事机构设在长安皇城的承天门大街东侧个于中书、门下二省之南端所以又别称南省或南宫。

  从中书门下出的诏令制敕均经由尚书省转到中央各部门及地方各州县或者根据诏令制敕的精神制成政令下达到有关部门。诸州计奏达京师以事大小多少为之节。凡符、移、关、胺(按:皆公文名)必遣于都省乃下。天下大事不决者皆上尚书省。这说明尚书省的权位相当重要。

  唐太宗曾说:‘尚书省天下纲维百司所禀若一事有失。天下必受其弊者。”

  这几句话就足以说明尚书省在中枢行政机构中的重要地位了也就是说在三省中尚书省才是行政的实际总汇。唐代的尚书省组织更加整齐严密由隋之六曹固定为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而每部的组织则以隋之侍郎升为尚书的佐2在尚书左右承下每都有4个属司共四个司。

  对尚书省不理解的朋友。可以参考今天的国务院。

  其实尚书省就是一个执行机构。负责执行所有的行政事务口新帝国基本维系了这个架构。只是新设了一

  请收藏:https://m.biquge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