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十七章 等待_大明圣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皇宫之内,虽然目前只能被圈养在这庞大的紫禁城,但物质生活方面,却丰富的很。

  若真是穿越到了外面普通老百姓身上,他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过的下来。一想想那种吃饭没有肉,擦屁股用树叶子、石头的日子,他就有些不寒而栗。

  这种生活太恐怖了,简直不敢想象。

  吃完早膳后,朱由校穿着常服,来到了位于自己寝宫西边的书房,开始了另一项无比重要的活动,读书。

  哦不,应该说是认字,在外人眼里,已经五岁的太孙殿下还是个文盲,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虽然朱由校认识简体字,繁体字连蒙带猜也能认个差不多,但他却从来没有表现出来过。

  各种口头俗语成语还可以说是从小聪慧,从大太监们那里听来的,但没人教就会认字这怎么解释?生活在森严的皇宫中,由不得朱由校不小心。

  紫禁城富丽堂皇的表象下,是累累白骨,每年都不知道有多少宫女宦官在大清早的被运出去,抛到乱葬岗去。光是一个慈庆宫,他就记得已经换了好几个熟面孔了。

  从婴儿时期耳濡目染之下,本来有些大大咧咧、心直口快的朱由校,也学会了城府和谨慎,如同行走在森林中的猎人一样,小心翼翼的警惕着周围的一切,寻找着猎物,也防止自己成为别人的猎物。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回想着五年来的过往,肖文有些感慨。不过很快,他就调整好了自己的心态,推开了书房的门。

  空旷的书房里面,正有一个太监在等着,此人不是别人,正是朱由校随侍三大太监之一,曹化淳。

  史载曹化淳诗文书画,样样精通,经过内书堂。当然,这个评价朱由校自然不知道,他只记得,在崇祯末年似乎是这个出卖了崇祯,放了李自成进京。当然,对于现在的他来说,这些还是未发生的事,并不影响朱由校现在对曹化淳的欣赏。

  在三名随侍太监当中,曹化淳是文化水平最高的,至于有多高,朱由校表示学渣测不出来。不过不管水平咋样,用来给他启蒙是绰绰有余的。

  在昨天乾清宫说出那番豪言壮语之后,万历没有什么太大的反应,除了让他别室独居外,就只说了一句话“你该读书了!”

  读书,自然该有老师,不过万历却没有一言不发,只是让他身边的曹化淳先行启蒙,说自己会找个好老师过来。

  听到这的时候,朱由校小小的心中徒然激动起来,不论是他的记忆,还是明朝那些事这本书上,都清清楚楚的告诉他,他的老师,名叫孙承宗。

  大明末期的擎天巨柱、架海紫金梁,以一己之力,稳定了辽东的局势,使惨败明朝获得了喘息之机。

  带着期待的心情,朱由校走进了书房,开始随着曹化淳启蒙认字。以他前世的水平来说,认字是最简单的,不过他也不敢放的太开,怕吓着别人。

  不过饶是如此,朱由校的表现还是再一次刷新了曹化淳这个高文化太监的认知,不过是教了一边,聪慧的太孙殿下就能通读三字经了。

  好在随后的内容解释上让曹化淳找回来信心,没让他觉得自己把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这会倒不是朱由校藏拙,而是真的不会。三字经他听过其中的经典语句,但却从来没有通读过,也没有了解过里面讲的是什么。他本以为会等到自己有了孩子后,才会去看这本书,却没想到,万历三十八年给了他这个机会。

  就这样,朱由校开始随着曹化淳认字。每天,他就是跑步,认字,以及等待,等着自己老师的到来,戚金,俞咨皋,以及…….孙承宗。

  请收藏:https://m.biquge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