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83章一炮未发扬州去_577_好男儿留什么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楚军欲取太平,夺取长江的控制权,那就必须拿下采石矶这个战略要点,而清军欲进兵江宁,那首要任务就是要确保采石矶的安全。

  原先明军无有水师,驻守采石的长江水师提督万正色也没有把金陵的明军放在心上,可自前几日楚军水师主力抵达的消息后,万正色就猜到了明军很可能会趁冬季长江水流平稳之际进兵太平。

  不过他也不惧,根据前方哨船回报,楚军的主力战船的数量和他麾下楼船的数量差不多,其余小型船只的数量,也相差不远,大清军还是以逸待劳,控扼上游,况且他驻防采石矶后,就命人在翠螺山临江的区域修建了八座木浮城,并在木浮城向东的水域布置了三条拦江铁索,平时用绞索控制,若是遇到战事,则可拉动铁锁,阻截敌军船队,已方便可利用翠螺山上的炮台木浮城上的火炮,对来犯的敌军形成火力覆盖。

  果然不出万正色所料,明永历三十六年十二月初六,在金陵休整了十天左右的明军水师终于在燕子矶拔锚起航直扑采石矶。

  与此同时,奉命出征的楚军陆师也挟持着近三万八旗丁口,沿长江向翠螺山方向逼进,只两日楚军西征大军就抵达了采石外围。

  李汉明、杨延迪和陈文佳等楚军将左在反复观察了采石矶的地形后,都认为在兵力对比差不多的情况下强攻清军木城颇为不智,所以李汉明即决定先取翠螺山,如此便可依靠有利地形,居高临下,炮轰清军水师。

  镇守翠螺钱的正是池州副将胡守义,胡守义本是清顺治朝湖广提督胡茂祯的小儿子,正所谓老子英雄儿好汉,胡茂祯当年举全军投降满清,并为清廷平定金声桓和王得仁反复,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其死后,不光大儿子袭爵,就连庶出的小儿子胡守义也当上了副将。

  许是出身将门世家的缘故,胡守义还是有点真才实学的,和楚军布置防线一样,胡守义同样在翠螺山东南可以上山的区域挖掘了数道壕沟,并在壕沟前布满了尖桩,并在壕沟后修建了环形工事,以部署弓箭手和火铳兵,此外还在山顶修建了炮垒,部属了三十余门大小火炮。

  因为翠螺山连接长江,所以胡守义对于守住阵地充满自信,只要一旦战役打响,长江水师即可从采石矶大营转运兵马增援,翠螺山的防御工事修的滴水不漏,贼寇根本没有机会攻破他的防线。

  形势的发展也如胡守义料想的一样,楚军陆师在休整了一夜后旋即发动了对翠螺山的攻势,由于翠螺山山势险峻,能攻山的区域也只能容纳千余人同时进攻,为了试探出清军的火力配置,李汉明第一次就抽调了三百勇士,让他们督促着五六百炮灰军向翠螺山逼去,

  发现明军逼迫八旗丁口作为炮灰后,胡守义气的破口大骂,但是他并没有手软,因为自大胜关和秣陵关失守后,安亲王岳乐就下达了严令,凡是主动攻击大清城池的军队,无论是明贼还是八旗丁口,都必须给予他们无情的打击。

  攻守易势,楚军终于尝到了攻山的苦头,在楚军登山时,清军并不还击,待前队的炮灰军冲到壕沟前准备处理地上的尖桩时,清军的弓箭手和火铳兵才开始疯狂地射击起来,山头部署的火炮也不停地轰击着散子弹,大大小小的炮子如同雨点一般砸了过来,无数的箭失亦如同飞蝗一般落入楚军和他们身前炮灰兵的队列中。

  请收藏:https://m.biquge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