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五十七章 大刀阔斧_寻秦之龙御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可惜田步乐知道如果他过这样的日子,到时候秦国的大军一到,他和他的**侣们都会沦为阶下囚。要是哪一个女人被秦王看上,那就更加耻辱了。

  想到这里,田步乐握紧了拳头,绝不能让这一幕发生。他不禁哀叹,为什么别人当上大王、皇帝,都是享不尽的荣华富贵,自己却连放松的心思都没有,刚当上大王,就要被迫寻找一个以后可以逃亡的地方。

  自从当上这个大王,田步乐便下诏将前代宫里的妃子和宫女大部分都被他遣散回家。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到了后宫那就是“一朝天子一朝妃”了!

  一般新王登基后,都会大面积地海选美女入宫,这个时代的封建帝王还没有后来秦始皇之后的皇帝那样奢侈,达到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不过也差不了多少。

  田步乐不喜欢这样的选秀,感觉自己就像公猪一样,随时等待着给人配种。他册封了赵倩作为倩妃,乌延芳为芳妃,善柔为柔妃......每个女人都册封了一遍,尽量做到不偏不倚。为了尽量做到让每个女人满意,他真是绞尽了脑汁。

  田步乐当上了大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废除了内侍制度。在他眼里,宫里那些被阉掉的男人实在是可怜。大家都是男人,他搂着美人风流快活,对那些不能人道的内侍心理会造成多大的伤害。可惜这个时代技术有限,他不能给那些内侍“还阳”了。这些男人在去势之后,只能干一些不轻不重的活,如果被赶出王宫,只能是死路一条。所以田步乐将原有的内侍全都留在了旧的齐王宫里面,长乐宫则里面没有一个。

  趁着距离出征还有段时间,田步乐认真的考察了一番齐国的状况。经过一番调查,这才发现原来是国内的官僚机构极端膨胀,每年的税收百分之四十都用来给政府官员开支,还有百分之三十用来支付军队的粮饷,因此流进国库的钱就很少了。

  那些官员都是有职无权,每年干吃俸禄,有的还吃空饷。其中有不少是属于贵族阶层,目前还需要稳定这些人。

  田步乐又命李斯调查齐国的经济状况,齐国是个重商的国家,不过不代表它的农业不发达。这个时代人人都知道农业是国家之根本,每个国家的国君对农业都极为重视。齐国除了农耕以外,经济作物也种植很多,桑树种植很普遍,齐国的丝织品更是行销天下。渔业方面更为发达,因为齐国靠海,传统上对渔业就更为依赖。大海除了提供各种鱼类,还有丰富的盐资源。盐是这个时代仅次于铁的稀有资源,齐国的富裕很大程度上依靠盐业。

  然而李斯的结论却让田步乐心头一沉,齐国虽然地处东方,背靠大海,几乎是旱涝保收,但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只不过是温饱而已,由于边疆连年的战争,加在人民头上的苛捐杂税多如牛毛,一旦出现灾祸,肯定连饭都吃不上了。

  军事上面齐国的军事制度僵化,贵族垄断了大部分的军官职位,造成士兵的战争积极性不高。即使和燕国这样的弱国打仗,也是经常败多胜少。而王城临淄的军队更为不堪,因为距离边疆较远,多年太平时期很少打仗,平日的操练也不勤,导致战斗力很差。

  这些都是国家潜在的危机,不过田步乐知道不可操之过急。一旦引起那些守旧势力的不满,他的王位随时可能不保。经过了近一个月的酝酿,他这个来自后世先进文明的头脑加上李斯的出色才干,形成了初步富国强兵的改革方案。

  田步乐在登上王位才两个月就正式推出了他的新政,主要内容:

  1、大力发展渔业和盐业,由国家控制盐的价格。

  2、整顿国家的官僚机构,在齐国国家掌握的土地上大力推行郡县制,任用提拔有才能的年轻官吏。

  3、核实土地,按土地的多少好坏平均赋税,减少苛捐杂税,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

  4、整顿临淄附近的军队,实行军队实名制度,杜绝吃空饷,加紧练兵,提高军队战斗力。

  这些措施都是经过君王后和相国后胜的同意后才实施的,由于尽量避免了触及那些贵族势力的利益,改革的政令才被颁发了下去。

  请收藏:https://m.biquge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